诚信招商兴廉江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2-05
点击:
廉江讯 诚信是信誉,诚信是质量,诚信是效益,诚信是无言的承诺,诚信是招商引资的最基本的条件。
这是一组让人欣喜的数字:2003年全市新增工业项目64个,投资总额4.31亿元,投产后可实现工业产值22.4亿元。更可喜的是去年11月我市举行的红橙·旅游文化节,成功地签约项目36个,金额达21亿元。在紧随其后的湛江工业博览会上我市又签约项目4个,金额4.4亿元。当年全市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8.67亿元,同比增长18.8%;外贸直接出口额6140万美元,同比增长77.05%,完成全年任务的153.50%,超历史最高水平。全市批准利用外资合同4宗,合同外资869万美元,实际完成利用外资1071万美元,同比增长70.50%。还涌现出了佳鸿水产(廉江)有限公司和红星陶瓷有限公司等超千万美元的出口大户。出口市场扩展到61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数字预示我市的工业和对外贸易萌动着新的生机。
政务环境 为客商建立
去冬,记者随同湛江市企业治乱检查组采访,检查组到湛江威王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调查了解我市有关部门有无乱收费、乱摊派等情况,威王电器老板感慨地说:“通过2002年的机关作风整顿,现在有关部门无乱收费现象。”去年我市巩固前年的机关作风整顿成果,继续对机关作风测评,明确规定,机关作风测评末位三名、分数不到80分的单位在新闻媒体曝光并检讨。机关作风的转变,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去年市外经局等单位,通过建章立制,服务承诺、公开监督等制度的建立,推行“一条龙”审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等服务措施,原来需三个工作日办完的事,现只需一个工作日办完,客商非常满意。特别是在建设“一廊两园区”中,我市经贸、外经、国土、工商等部门坚持政策跟着项目走,对投资者实行一事一议,让投资者动心。做到新上项目办理手续客户不出门,“四通一平”(电、水、邮、路,平整土地)老板不动手,让投资者省心。这些单位均设立了举报电话。同时,市政府决定,凡是有关部门进行收费的项目,必须经过市领导批准,坚决杜绝乱收费。去年十月市纪委、市监察局出台了十项内容的《加强纪律,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设立了举报电话,不定期地进行抽查,面对面的监督有关部门,市纪委还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重点保护,当好民营企业的保护伞。去年6月我市以石岭为试点,全面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十月份,我市在《廉江报》专门辟出栏目,在全市展开了《事事关系廉江形象》的大讨论。《廉江报》派出十名记者深入全市各镇民营企业对有关部门的服务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将调查结果在报上公布。
与此同时,我市先后出台了免收土地使用税等优惠政策。另外,政府专门拿出23万元对完成出口任务好的企业进行奖励。
政府搭台 广招天下商
2003年11月,我市首次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红橙·旅游文化节,来自海内外的宾朋和客商200多人云集廉城。得到中央到地方的数十家媒体的关注。从我市的特产红橙、电饭锅、陶瓷到投资环境、劳动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等进行了全面的宣传和推介。期间,香港的大客商陈谣祥与我市良垌镇签订了投资2700万元建立湛江日升果蔬保鲜包装厂合同,目前项目启动。令人振奋的是,节日期间签约的36个项目,目前,大部分在实施中。
在去年底,市经贸局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河唇镇建立陶瓷工业园的计划,市委书记伍杰忠亲自批示。今年春节香港的刘老板和我市的一位老板洽谈共同投资开发陶瓷工业园,市政府正全力做好基础工作,重振廉江陶瓷业。
2003年是我市商贸活动活跃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我市经贸和外经部门牵头并带领企业主到港澳台及国内参加大型的经贸合作洽谈会展示企业风采和产品,拓展了企业合作空间。在去年举行的澳门经贸合作洽谈会上,我市带去的红星陶瓷产品全部售空。
回乡置业,报得三春晖
我市在外经商的商子回归工程让人震撼。市领导把此项工程当成大事来抓,发动干部群众唤商子回乡投资置业。重大节日,市党政主要领导无论多忙也要到广州等地看望廉江籍老板。春节,召开同乡会向廉江籍老板们汇报家乡的发展情况和介绍家乡的投资环境等。同时,市经贸局等单位作好服务工作,经常与在外的廉江籍老板们沟通,常把家乡的招商信息传递给他们,去年底该局就将安铺橡胶厂房闲置的信息电话告知在外地经商的廉江籍老板,这位老板在今年初就和我市达成协议,投巨资利用其厂房建立一成衣加工厂,该项目可就地解决就业500多人。由于环境的改善,去年以来,许多在外经商的老板纷纷回乡投资办企业,仅去年回乡投资的老板就有几十人。去年我市财政收入达到2.4亿多元,这里饱蘸了我市许多回乡老板的心血和汗水。
来源:南方农村报廉江新闻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